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一种文化环境下,不相识的人被叫做“陌生人”;与之相对应的,是“熟人”。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陌生人”多少带着些负面含义,比如,不熟悉、不了解、不可靠、不亲密。

“陌生人来了”接近于“鬼子来了”,常常是“快跑”的前奏。

老人会教育小孩,离陌生人远点;狗见了陌生人,会汪汪大吠。陌生人和熟人之间的界限,很明显也很好识别。

较之“陌生人”,“熟人”有更高的地位。一句“我和他熟悉”,常常就把问题解决了。这也是厘清阶层和远近亲疏关系的一个重要表达法。

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下,不相识的人被叫做“新人”;和它相对应的,是“旧人”。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新人”多少带着些积极的含义,比如,契机、希望、活力、未来。

“新人来了”接近于“希望来了”,是“快来看”的前奏;言辞间带着兴奋。

一个现代公司,一个学校,在“迎新”的时候,总会演绎这样的文化预设。“迎新”不是“迎陌”。迎新有仪式、礼物,还有很多的喧哗和热闹。

那么,问题就有了:同样是面对不相识的人、新出现的人,为何不同的文化环境会有迥然不同的含义,并引发人们差异很大的情感状态呢?

在人类学里,我们讲,特定环境下,“人”的文化含义和生计基础密切相关。

当个体和群体的生计安全以形成相对稳定和封闭的自我群体并对外来人加以排斥为基础时,文化就会做出这样的预设:个体应该更认可和信任相识的人,排斥不相识的人,并称之为“陌生人”。

当个体和群体的生计安全与吸纳外来人息息相关时,文化往往就会做出这样的预设:个体应该对不相识的人注入更大的关注和热情,并称之为“新人”。

生活在某个文化环境中的人,常会为自己的文化预设辩护。比如,在把不相识的人视为陌生人的环境里,有人会说,“熟人当然比陌生人靠谱”。这个“当然”,就是把一种文化预设当作了普遍真理。

辩护,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功能。我猜想,这种论述方式会始终存在。

但是,辩护不是科学解释范式。

在我所知道的文化模式里,把不相识的人视作陌生人的,多于将之视为新人的。但后一种预设方式,似乎代表着二十世纪的文明。

话题:



0

推荐

曦力

曦力

1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德国马普所博士后。然后发现,知之不够,于是,继续学习与探讨。个人微信公众号“人类学嘉碱”。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