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在琢磨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人兜里的钱的数量似乎和其空间流动/位移的量的大小有很大的正相关性?(这里的位移只指和主体意图一致的位移)
这个问题也可以叙述成:全球化作为资本主义后期资本的一个集中表达,和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大规模的人的流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金钱的本质是流动的,也就是说,金钱只有在交换/流动中才真正存在。这是市场范式下金钱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前(现在似乎程度有所降低,但依然存在)民间盛行的“存钱”是一个反金钱本质的做法,有意思的是,这个做法成为了一个有规模的文化现象。
固定不动的金钱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转而成为了满足人的另外一些需求的存在。这也就是说,历史文化中的人在尝试改变金钱原有的(即市场赋予它的)本质属性。
正是因为金钱的这个流动性的本质,使得这样一个假设有可能成立:兜里装有金钱的人,也更倾向于流动,随金钱而流动,或者说,随之在流动状态中实现自身的(市场)价值。
如果说金钱的本质是它的流动性,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后面这个问题显然属于那种没有被忽略,但是依然在被争论的诸多问题里的一个。
不论后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如果金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人,带动人,也就是让人随之流动,那么,可以说,从市场的意义上看,流动也会是人的一个定义性特征。
但是,如果考虑诸如存钱这样的现象,这个与市场含义格格不入的对待金钱的习俗,剥夺了金钱的原本含义,但却没有消灭它,而是赋予了金钱其他的含义,从而使它保持了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让更换了含义的金钱由于重要性的恒定而在很大程度上逃脱了人们审视的目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人在巧妙地塑造金钱。
这样看来,人和金钱就较上劲儿了。或者说,在文化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下,这两者在进行着一场相互塑造的角逐。

从这个意义上可不可以说,全球化时代,流动欲望越大的人被金钱异化的程度越高?而固定程度越高的金钱被人的异化程度也越高?

话题:



0

推荐

曦力

曦力

17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德国马普所博士后。然后发现,知之不够,于是,继续学习与探讨。个人微信公众号“人类学嘉碱”。

文章